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六旬老人韩英林:用脊梁撑起全家人“生”的希望
2016-02-19 16:41:47 作者:admin 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2015年12月,连续几天的阴雨,沭阳县刘集镇南岗庄村的道路更加泥泞了,深一脚浅一脚,64岁的韩英林又推着伴随了他整整6年的摩托车,载着身患尿毒症又不幸双目失明的儿子,骑行到50里外的县城医院做透析。这样的骑行,6年来,无论酷暑,还是严寒,每2天就来回一趟,行程5万公里。

        对于64岁的韩英林来说,生活的考验远远不止这些,100岁的老母亲已经无法自理几十年,64岁的老伴刘爱华也曾做过乳腺癌手术,年幼的孙子还需要他每日接送上下学。面对生活的苦难,老人用渐渐弯曲的脊背,硬生生的担起了家里所有的操劳,扛起了全家人“生”的希望。

        2010年的春节,在外务工的小儿子韩学军回家和亲人团聚了。然而,就在大年初二,韩学军忽然感到身体不适,检查结果打破了这个家所有的欢笑。面对尿毒症,儿媳妇也提出了离婚离开了这个家庭,丢下了年仅5岁的孙子。

        两年时间15万元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一贫如洗。“从2011年开始,就可以报销了,差不多可以报60%”,韩英林说,治疗费用从七八万元减少到两三万元,减轻了很多的负担。如今,透析的费用也是政府全包了,如果不是党的好政策,我的家就“塌”了,韩英林说。

        “这几年来,只要他们爷俩去县城医院,我在家里就没法安心,担心路上安不安全,担心他们爷俩吃没吃饭”,想起这些,刘爱华的双眼满含泪花。“坐公交来回,我们爷俩要28元路费,骑车可以省10几块钱呢,能省就省点”,韩英林说,面条也涨价了,以前中午和儿子吃10块钱就可以了,现在同样的面条要多花4块钱了。就在韩英林算着如何节省支出时,蹲在一旁的老伴刘爱华抱怨说:“下次再也不能饿着肚子撑到家了,和儿子一起吃一点,哪怕你吃块煎饼也行,你要是累倒了,我们怎么办?”

         这些年,韩英林奔走在花乡路上,骑行5万公里,载着儿子风里来雨里去,碰撞摩擦摔伤,记不清有多少次。有一次,他们去县做透析,快到陇集的时候,摩托车坏了。韩英林推着足足走了5里路,找到了一个维修点。晚上6点钟,回来的路上,在又快到陇集的时候,摩托车又坏了。又推到了那个地点,换上新的轮胎。让韩英林没想到的是,就在离家只有2公里的地方,车子再一次坏了。折腾了一天,身上的汗干了又湿,寒冷的风里,韩英林搂着小儿子,止不住的流下眼泪。第二天,韩英林将摩托车推到专业的修理店检查,原来是外胎边角里戳了一个钉子。

         在这个家庭,就算平淡的三餐,也和别的家庭不一样。“100岁的老母亲和小儿子都失明了,要把他们搀到桌子前,再分别给他们准备好饭和菜,还有7岁的孙子也要装一份,我坐下来,还没吃两口饭菜,又要起来给他们三个人装饭了”,韩英林笑着说。

        有一次,韩英林的老母亲住院12天,如今身体状态不是很乐观。住院期间,韩英林分不开身,他就把小儿子送到集镇,让他自己坐公交,然后再让医院那边好心人帮接一下。就在韩英林照顾母亲住院的12天里,儿子来回都是一个人,在公交车上休克了两次。说着说着,韩英林的眼角泛红,说话哽咽起来。

        一边是卧床不起的百岁母亲,一边是身患尿毒症双目失明的儿子,陪在身边的是做过乳腺癌手术的老伴。常人看来的艰辛与苦难,在韩英林眼中只是责任与担当。不管家人遭遇了什么,不离不弃,相守相护,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坚韧中的温情、磨难中的幸福!

        六旬老人韩英林:你用柔弱的脊梁撑起了全家人“生”的希望!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页
  •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4 宿迁残疾人联合会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10092085号
地址:宿迁市滨河路9号(市社会福利院西侧)  邮编:223800
电话:0527-84357830  84357118  邮箱:sqcl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