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筑梦师“陈建军
2018-07-05 11:29:2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前言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在泗水大地、美丽的运河之滨,有一群共产党人,他们扎根平凡岗位,默默无闻,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传承着共产党人的使命,凭着自身的力量作出了平凡个体的不平凡贡献,为全县的社会进步、民生福祉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之源。

在建党97周年之际,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学习先进、对照先进、做到见贤思齐,我们开辟“时代先锋”专栏,选取15个“两优一先”代表,通过泗阳电视台、“泗水先锋”微信公众号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同步报道推送。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从而凝聚起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泗阳的强大力量!

本期先锋:陈建军

人物名片

陈建军,男,1975年3月出生,1994年8月参加工作,2001年7月入党。先后获评交通银行杯全国“特教园丁奖”、江苏省“十佳”最美教师、宿迁市优秀共产党员、宿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宿迁市学科带头人、泗阳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时代风采

以爱起航:他以真情唤回每名孩子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二十多年来,陈建军放弃一个又一个休息日,深入偏远乡村,走家串户,深入孩子家中,了解情况,宣传政策,提供帮助,想方设法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一个又一个残障孩子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

小海潮是个听障孩子,他机灵可爱,却时常辍学。陈建军曾一次又一次的到他家动员说服。“陈老师,我们知道您是为孩子好,可像他这样念书有啥用?还是让他在家帮我们放放牛,做做家务吧。”每次,小海潮的父母总是这样说。有一次,小海潮又没到校,陈建军立刻乘车前往海潮家中。可天公不作美,去时艳阳高照,下车却电闪雷鸣。他冒着倾盆大雨,徒步行走了七八里乡间小路,终于来到了小海潮的家。跨进院门,看到的却是这一番场景:只见四个大人正在噼里啪啦的打麻将,他们叼着烟,满屋弥漫着刺鼻的烟草味。小海潮坐在旁边,正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的用手指指点点。难道这就是孩子的童年?陈建军感到阵阵酸楚。他和小海潮的父亲足足谈了一个下午,从国家法规政策,到家庭生活情况,再到孩子未来发展。他的真诚最终打动了家长,小海潮终于回到了学校,回到了课堂,回到了小伙伴中间,并顺利完成了学业。

把爱播撒:他用温情呵护每名学生

陈建军老师接纳、关爱每一名残疾孩子,从不言弃。多年来,他一直热心温暖着、耐心照看着、细心服务着每一名残疾学生。

有些孩子因为年龄小,没离开过家,总是在课堂上大声哭闹,课后便伺机逃跑。他知道后,时刻陪护、安慰孩子,给孩子们盛饭端菜,帮他们清洗碗筷,陪他们游戏玩耍,帮他们整理衣物。小祥是一位多重残疾的孩子,因从未离开过父母,夜晚总是哭泣,久久不能入睡。陈建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值班期间,他便经常给小祥端水、洗漱,帮他脱衣服、盖被子,用自己的关爱驱除他的心中的胆怯,直到小详适应学校生活。阳阳是名智障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经常把大便拉在床上。陈建军从不嫌弃,他总是立刻打来热水,给他擦洗身子,帮他换上衣服,又把脏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为爱探索:他将激情倾注教育教学

一直以来,陈建军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潜心教学。课前他总是认真查阅手语词典,力求规范、准确、美观,尽量减少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课堂上,他总是坚持口手并用、适当夸大口型。一节课下来常常是口干舌燥,但他从未言弃,始终坚持不懈。对于学习能力更差的智障孩子,他更是耐心细致。为了能让智障孩子学会一个单词一个造句,他常常对他们重复说上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彤彤是一个自闭症孩子,自进校以来,从不与人交谈。总是躲在教室的角落,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为打开彤彤紧锁的心扉,陈建军每天寻找各种话题,陪她说话,给她讲故事。虽然彤彤并不理他,但他一直坚持,默默守候。总在默默期待,期待花开的那一刻。

作为一名优秀特教工作者,陈建军也深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学校发展需要的是优秀的教师团队。所以,他始终关注青年教师成长。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从思想上、业务上帮助他们更好地工作。多年来,他先后多位青年教师结成传帮带对子,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促进他们提升专业化水平。如今,他培养的青年教师已经崭露头角,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教学素养上都已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并多次在省市教学竞赛中获奖。

爱在路上:他怀热情参与送教上门

因为残疾的种类、残疾的程度以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有部分残障孩子无法入学接受教育。为了真正实现“特教路上一个不能少”的办学目标,他和他的同事们克服家庭生活、教学条件等各种困难,首开泗阳特教的“送教上门”工作,让那些不能入学的残障孩子在家里也能接受优质专业的教育、训练和康复。

2017年11月11日,对南刘集石渡村的陈某茹等8名孩子来说终生难忘。陈建军和他的同事们带着教具和训练器材上门送教,让他们在家里就能接受专业的教育、训练和康复。自此以后,学校组建了专业的送教队伍,形成了规范的送教制度,定期给全县无法入学的残障孩子送教到家,让每一名残障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特殊教育。

党性之光

特殊教育,贵在坚持,成在用心。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页
  •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4 宿迁残疾人联合会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10092085号
地址:宿迁市滨河路9号(市社会福利院西侧)  邮编:223800
电话:0527-84357830  84357118  邮箱:sqcl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