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为宿迁更大突破增添后劲
2010-06-01 10:47:03 作者:admin 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调查与思考

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苗卫平

 

目前,全市共有残疾人34. 34万,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有20万人,这是一个康复需求呈多样性的社会群体。残疾人康复工作既是残疾人各项工作的起点,更是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采取各种康复措施,残疾人生理及身体功能得到较好改善或补偿,直接参与经济社会活动能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在一个有残疾人的家庭中,由于残疾人得以康复,使得残疾人家庭成员从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以及繁重的日常护理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轻装上阵,实现就业、创业,在富裕家庭的同时,也为宿迁更大突破贡献了力量。因此,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就是解放残疾人及家庭,就是为宿迁更大突破增添后劲。

肯定康复工作成效,鼓舞参与宿迁更大突破斗志

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和关爱残疾人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通过实施白内障复明、聋儿语言训练、精神病防治康复等重点康复工程,使众多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康复机构从无到有,专业队伍由小到大,社区康复稳步推进,残疾人康复意识逐步增强,初步奠定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础。2006年以来,市、县(区)均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专业残疾人康复训练机构有400个,其中社区康复站(室)300个,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残疾人康复需求。五年来,我市约有10万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或治疗。其中,为1.2万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有14006岁以下残疾儿童得到免费抢救性康复和治疗;为下肢重度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装配假肢7000个,为残疾人的出行提供了方便;1900名患者享受免费住院和免费服药服务;全市4万名残疾人享受社区康复服务。我市已通过省级白内障无障碍市检查验收,泗洪县、宿豫区被评为第一批“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宿豫区、宿城区被评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先进区”。

正视康复工作困难,迅速找准宿迁更大突破难点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目前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距离2012年全省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差距较大。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1)接受康复训练残疾人占残疾人比例较低,约占70%,其中90%以上在专业机构接受康复;(2)接受康复残疾人中残疾儿童所占比例较高,成年人康复工作开展比较少;(3)现有的残疾人康复机构较少,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残疾人康复需求;(4)残疾人康复机构服务功能不完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康复效果不理想;(5)康复经费投入不足。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对康复的认识不到位,康复意识淡薄,康复主动性不够;二是受残疾人自身或家庭经济实力的制约,承担康复费用能力有限;三是康复训练普遍缺乏个性化的康复器材,设备配置不齐全;四是康复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康复水平不高。

完善康复工作措施,加快推进宿迁更大突破步伐

1、加强部门协调,整合社会资源

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作为残联部门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责无旁贷,我们将加强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调查研究,积极探索符合宿迁实际的康复工作新模式,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新方法。积极协调卫生部门,利用专业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设施和技术力量,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需求普查及康复训练网络。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在教育机构内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并推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积极协调财政部门,为残疾人康复提供经费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满足不同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2、认真落实康复政策,使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宿发[2010]6号)文件,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制定相关政策及实施办法,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白内障复明手术、残疾人助视助听及普及型假肢矫形器具适配、精神病人住院及长期服药等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对贫困残疾儿童康复给予补助。

3、采取多样化康复形式,扩大残疾人康复覆盖面

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思路,建立完善的康复工作网络。社区康复具有低投入、广覆盖、可行性强的特点。省委出台的《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苏发[2009]11号)文件指出,要扎实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全面普及农村社区康复服务。我们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康复训练室,配发康复训练器具,推广实用、易行的康复方法,普及康复服务。

专业机构康复是残疾人康复训练的骨干。市委6号文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加快康复服务网络建设,确保今年底各县区要建成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的残疾人康复中心,直接为本地区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康复服务。

家庭康复是依托。要做好残疾人及亲属的康复知识培训工作,采取技术人员上门服务、跟踪走访等形式,指导残疾人及亲属进行家庭康复训练,逐步将康复服务引入家庭,巩固和提高康复效果。形成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

4、加强康复队伍建设,提高康复技术人员素质

按照省委11号文件提出“培训康复专业人才”的要求,制定康复人才培养规划,联合卫生、教育部门,探索建立适合本地的康复人才培养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康复医学教育体系,按照国家教育计划,在相关院校开设康复医学专业或设置康复医学课程,加强康复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要有计划地采取多种方式对现有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优先选拔残联系统优秀康复人才参加国家或省级培训,不断提高其康复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5、开展宣传教育,建立残疾预防机制

省市文件中均明确提出,要构筑残疾预防体系,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努力控制致残增多趋势。建立残疾报告制度,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因此,我们要重视残疾人康复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服务,普及康复知识,提高发生残疾的预防意识;各类康复机构、医院要主动开展宣传和咨询服务,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社会工作者进行培训,传授康复方法,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逐步建立从残疾发现转介至康复机构的服务网络,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一人康复,全家幸福。”为此,我们将着力攻坚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难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推进措施,扎扎实实做好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工作,加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康复服务质量,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让更多的残疾人家庭从繁重的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宿迁更大突破的大潮中。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页
  •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4 宿迁残疾人联合会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10092085号
地址:宿迁市滨河路9号(市社会福利院西侧)  邮编:223800
电话:0527-84357830  84357118  邮箱:sqcl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