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举办2025年度孤独症康复技能规范化培训班
5月23日,由宿迁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和宿迁中西医结合医院协办的“2025年度孤独症康复技能规范化培训班”在市区正式开班。来自全市各县区120名孤独症定点康复机构负责人、专业教师及康复工作者齐聚一堂,开启为期三天的系统性、专业化培训,旨在全面提升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水平,推动全市残疾人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需求:以专业力量回应民生关切
开班仪式上,市残联党组成员匡载源作动员讲话。他指出,当前全市在定点康复机构训孤独症儿童已突破1400人,占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总人数的54%,且需求仍在持续攀升。面对孤独症儿童家庭对精准康复的迫切期待,以及康复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等现实挑战,市残联连续多年优先保障孤独症康复培训经费,通过“引智育才”双轮驱动,构建“理论+实践”融合培养体系,着力破解康复服务供需矛盾。
此次培训班特邀南京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赵晓科等权威专家授课,课程涵盖《ASD儿童康复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沟通训练实践》等前沿理论,并融入精神运动疗法、DTT(离散单元教学法)等实操技术。培训班还设置互动答疑、案例研讨及结业考核环节,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精准赋能:为康复人才注入“新动能”
“康复服务是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的‘第一站’,我们既要深耕专业,更需心怀大爱。”匡载源。近年来,宿迁市通过深化“医教康”融合等举措,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孤独症康复服务网络。此次培训将进一步强化康复人才队伍建设,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科学、更个性化的支持。
长效护航:构建全生涯支持体系
宿迁市残联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落实《江苏省孤独症人群关爱服务实施方案》,从三方面深化服务:一是健全“筛查-转介-干预”闭环机制,依托卫健、教育部门动态监测残疾儿童康复需求;二是强化康复机构规范化管理,建立服务质量评估及淘汰机制;三是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打造“政府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协同”的支持网络,助力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康复是点亮生命的星光。”匡载源呼吁,全体康复工作者要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以“空杯心态”深耕专业、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努力成长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的复合型人才,为更多孤独症儿童托起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