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研讨
用情用心走基层 用力用劲促发展
2014-02-28 14:15:21 作者:admin 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残联组织作为残疾人的娘家,是政府和残疾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各级残联组织只有深入基层“摸实情”,贴近群众“接地气”,才能真正履行代表谁、服务谁、管理谁的职能。

在全市上下开展“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活动中,20136月,市残联新一届党组、理事会按照市委蓝绍敏书记在市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领导干部“三解三促”活动有关要求,于20138月起,在全市残联系统启动开展“三走遍”活动(即:“未来五年,市残联领导班子走遍全市所有乡镇,县(区)残联领导班子成员走遍本辖区所有村居(社区),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专职委员每年走遍辖区内所有残疾人家庭。”)

活动开展伊始,市委书记蓝绍敏同志就作出了“很好。务必坚持,务求实效”的批示。活动开展以来,市残联三名班子成员走访调研了2013年度计划安排的24个乡镇(街道)、100余户残疾人家庭。与市残联同步,县、乡两级残联均按要求完成了走访任务。全市残联系统干部的工作作风在走访中不断转变,工作激情在走访中持续迸发。

人在基层走,用脚步丈量民情

按照活动安排市残联领导班子带头“沉下去”, 与残疾人面对面沟通、心连心交流,真情走访、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每到一地、每进一户,都与当地党委、政府有关负责人和基层残联工作者座谈;深入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残疾人就业用工单位及扶贫基地,了解残疾人工作情况,实地调研当地残疾人康复、扶贫、就业等惠残项目实施情况。

倾听民声,把握需求。发现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在社保政策方面,医疗救助救济项目零星分散,残疾人医药费开支大,特别是精神残疾人因为需长期服药,经济负担尤重;由于政策条件设置的限制,仍有部分家庭困难、非重度残疾人保障享受不到惠残补贴,且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标准亟待提高;已有的救助和补贴标准长期处于省定最低线,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由于政府补贴资金额度有限,加之生活成本不断上升,残疾人家庭生活普遍贫困;在康复政策方面,6岁以上儿童不再享受免费康复救助,贫困家庭少年儿童康复训练不得不中断,致使错失抢救性康复时机。听到了基层干部的心里话。乡镇一级财政紧张,可投入残疾人事业经费微乎其微,许多涉及残疾人的项目由于缺乏配套资金而难以实施或效果甚微;基层工作事多人少,工作压力较大;他们希望提高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提升业务素质,改善办公条件。体会到了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在文化生活需求上,由于缺乏社交生活,残疾人精神生活贫乏,心理自卑,对幸福的婚姻家庭和丰富的文化生活渴望尤为强烈。在康复需求上,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和无障碍改造进家庭最受残疾人欢迎,最贴近、适应残疾人个性化康复需求;在托养需求上,由于我市托养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托养机构托养能力与残疾人需求相差甚远。在就业需求上,残疾人渴盼稳定、体面的工作岗位,希望政府能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但是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积极性不高,就业形势较为艰巨。

 观察民情,找准不足。市残联王传文同志在走访中发现,由于父母遗传性残疾造成了一户多残现象多有发生,说明了残疾人对优生优育认识不足、残疾预防工作还不到位;部分乡镇(社区)残疾人康复室(站)设备不足,有的利用率太低,康复指导员业务素质不高,提供的康复指导不科学;乡镇残疾人托养机构多数依托敬老院建立,托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有待规范、提高,且工作经费、人员双缺,托养工作开展难度大,运营模式还需创新;残疾人就业培训班规模小、时间短,培训内容较单一,导致残疾人整体就业还处在低层次状态;残疾人就业途径狭窄,个性化就业指导不够,就业率走低;疾人生活水平收入水平、住房条件普遍较低,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继续拉大。市残联苗卫平同志在调研各类康复机构发现,多数机构必要的康复器材不足,基层康复网络在发挥服务转介、知识普及等作用方面仍显薄弱。市残联李玉芳同志走访调研发现,由于多数残疾人没有一技之长,加之受到就业歧视,就业岗位条件差、待遇低,残疾人就业困难,时刻面临失业危险

吸收民智,挖掘特色。到田头地间倾听呼声,回办公楼里缜密思考。如何发挖掘、打磨基层残疾人工作闪光点,并能引领和带动全市残疾人工作上台阶的思考,就是在田地与办公楼之间不断的往来中付诸实践的。在研究分析如何利用城镇化建设下的优势资源促进残疾人就业基础上,市残联班子成员多次深入指导、洽谈,促成了宿城区在老城区建成了三条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街,促成了宿豫区在京东商城建成了外呼中心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在认真研究如何借助社区丰富的资源、让残疾人共享的基础上,促成了宿城区项里、古山河等地抓住新建社区的契机,主动参与,建成了高标准的残疾人康复和文化阵地,既共享了社区丰富的资源,又体现了服务残疾人的特色,使残疾人康复文化工作成为政府服务社会的窗口和亮点。目前这一做法正在全市推广。实践证明,残疾人工作创新在基层、经验在基层、精彩在基层。

事为基层办,用成果赢得民心

三走遍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残疾人工作者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作风转变了,效能建设提升了,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三走遍活动给残疾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让残疾人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

残疾人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13130名低保内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向11806名生活不能自理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并首次将享受范围扩大到二级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受益面同比增长77%。向2175名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对271名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发放教育补贴。为市区340名残疾人办理免费乘车卡。同时,新建11个星级残疾人扶贫基地,给予61万元资金支持,帮助近500名残疾人脱贫致富。为170户贫困残疾人户实施危房改造。

残疾人得到了更多的康复救助。21606岁以下残疾儿童实施免费抢救性康复训练,同比增长40%。为30名残疾肢残少年儿童实施矫治手术,为7-13周岁听障儿童捐赠助听器100副。帮助7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和入院免费治疗。完成辅助器具适配和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项目4015例。为贫困下肢重度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车1918辆。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970例。新建、改建康复室34家,促进残疾人康复服务到家庭。宿豫区在全区所有乡镇、社区康复室(站)设立了辅助器具借用点,增加辅助器具种类及个性化配置。泗洪县筹经费为200人免费提供服药和住院服务;宿城区安排100万元经费用于精神病专项救助

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创业的梦想。灵活采取自培、委培的方式精心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19期各类职业技能创业培训班和16次专场招聘及就业推介会,帮助求职残疾人设计应聘预案,积极推荐就业。为2723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创业培训,同比增长62%;帮助3499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同比增长118%50名自主创业残疾人开展了创业培训。开展残疾人就业和失业登记,协调落实小额贷款担保、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等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宿城区三条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街,首批 40名残疾人摊主进驻经营,实现创业梦想,并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泗洪县大力实施双千培训、就业创业、扶贫致富三项工程,促进800名残疾人脱贫就业。

残疾人增添了参与社会的活力。组织开展了残疾人演讲、广场演出、书法绘画、社区文化等活动56场次。组织开展肢残人活动日、国际盲人节等助残活动。组队参加江苏省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暨2013年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并获奖。沭阳县、泗洪县注重优秀残疾人体育人才挖掘、培养,输送残疾人参加国内外重大赛事共斩获2634铜。宿城区灵活依托项里社区优势资源,积极打造集残疾人康复、托养、文化、就业、维权服务为一体的“五有中心”,让残疾人“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社区”;成功举办了温馨牵手情定七夕首届残疾人交友联谊会并跟踪服务,现已促成17对残疾人牵手成功,满足了残疾人对幸福家庭的殷切期盼。泗阳县建成全市首家视障人借阅室并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建设3条残疾人文化宣传一条街,云渡桃雕传习所被省残联表彰为第二批省级残疾人文化创业示范基地

情往基层倾,用亮点开启新征程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2014年,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将按照计划安排,继续开展“三走遍”活动。全市残联系统干部职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启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的征程。

在特色工作上打造亮点。进一步培育、壮大各地创新典型,争取专项创新基金,着力打造一批残疾人工作亮点,示范带动整体工作进位升级,实现重点工作深入落实,难点工作有突破、有创新,亮点工作社会有反响、领导有印象、省内有位次,不断扩大全市残疾人工作影响。着力打造残疾人就业新模式。支持宿城区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三条街建设,帮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集中就业创业;完善对京东商城外呼中心残疾人就业的后续服务,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培养就业典型,联合宿豫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聋人厨艺培训、就业,打造就业一条龙服务。着力打造残疾人社区服务新样板。支持宿城区包装、亮化项里社区建设,将之建设成集残疾人社区康复、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于一体的个性化、人性化综合服务中心,成为全市残疾人20分钟康复、文化服务圈建设及日间托养的示范工程。着力打造服务残疾人主阵地和新平台。高标准、高起点建好市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并引领、指导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定位功能、强化服务,满足不同类别、不同程度残疾人的康复、托养需求,建设省内领先、苏北一流的综合服务中心。要在服务机构选择、扶持和监管政策制定、入托人员确定上深入思考、提前谋划,积极探索选取适宜的康复、托养服务模式,确保服务机构高效运转。首批拟对50名残疾人进行托养服务试运行。

在社会保障上提标扩面。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残疾人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各项残疾人专项生活补贴制度。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低收入残疾人生活救助水平。积极向上协调,争取扩大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护理补贴、低保外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低保内重残补贴金政策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努力增加残疾人家庭实际收入。确保城乡残疾人普遍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加大沟通协调,确保康复项目进医保纳入报销。在已经完成医疗康复报销的基础上,力争将市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纳入市直教育康复报销定点单位,实现联网报销,切实减轻残疾人的医疗负担。落实城乡困难残疾人住房保障政策,确保残疾人达到当地人均住房标准。

在培训就业上拓宽渠道。开展“残疾人就业促进年”等活动,完善促进就业机制,扩大就业面,使更多有就业愿望、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组织一系列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淘宝网店、厨艺、数码影像处理技术、美容美甲、创业技能、医疗护理和盲人保健按摩继续教育等7类专题培训班,确保培训时间充足、周期安排合理,帮助225名残疾人掌握高层次、高质量就业技能。举办3期雇主培训班,向90家用人单位宣讲残疾人就业政策;拓展庇护性就业,购买公益性岗位或商铺等,推动残疾人高层次、高质量就业。积极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完善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兑现超比例奖励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实施好创业扶持政策,积极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鼓励社会各界和残疾人致富能手创办扶贫基地,采取公司加农户、残疾人参股、残疾人参加劳动等多种形式,扶持残疾人脱贫致富开展就业指导员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就业服务工作者队伍业务水平。

在康复服务上提升质量。认真实施助听、助明、助行、精神病免费给药等重点康复项目。做细辅助器具适配和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工程。对残疾儿童康复实施医教划分,市级残联承担教育康复服务,两区残联承担医疗康复服务。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提高对残疾儿童康复效果的科学评估和考核,做好7-14岁残疾儿童康复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宿迁市残疾人20分钟康复和文化服务圈建设,加强对基层康复指导人员的业务培训、考核、激励;建立产权登记制度,完善对社区康复站室康复器材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形成组织管理健全、技术指导到位、康复训练与服务深入、康复服务信息普及的服务网。启动市本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工作,开展低视力验配、助听器验配、辅助器具适配等工作,适应不同类型残疾人的个性化康复需求。加强残疾预防工作,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强化提高。重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鼓励残疾人工作者加强理论调研。重视和加强对乡镇(街道)残联专职理事长和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培训,推广宿城区专职委员管理经验,改善专职委员的办公条件。鼓励基层残联搭建平台、创造载体努力活跃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深入贯彻实施《江苏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页
  •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4 宿迁残疾人联合会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10092085号
地址:宿迁市滨河路9号(市社会福利院西侧)  邮编:223800
电话:0527-84357830  84357118  邮箱:sqcltg@126.com